第140节
作者:西湖遇雨      更新:2024-06-11 16:18      字数:4094
  “回禀国公,还有半天就要到平户港(后世长崎港)了。”曹阿福说道。
  “嗯!好吧!”
  听完后,李景隆微微点了点头,听到平户港,他就清楚目的地确实不远了。
  “姜郎为什么说平户港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地方?”
  李景隆躺在颠簸的床上微微皱眉,费解,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。
  按照他所了解的情报,平户港附近并没有什么大的火山啊。
  不过想不通,李景隆索性也就不想了,他趁着自己还有那么一丝清醒,关心起了涉及到他身家性命的重要事情。
  “给日本征夷大将军带的礼物,都没问题吧?”李景隆开口问道。
  曹国公府的管家曹阿福从袖中掏出了厚厚的一沓礼单,一边递给李景隆,一边说道。
  “国公爷,礼单都在这呢,您过目。”
  李景隆烦躁的摆了摆手,说道:“现在正恶心呢,不看了,没什么好看的,你安排好就行。”
  “好嘞。”
  李景隆不放心,又嘱咐了一句道:“记住我之前告诉你的话,我给日本征夷大将军送礼这件事,【不要让任何人知道】,否则很有可能会给我们曹国公府带来灭顶之灾,知道吗?”
  “国公爷,小的明白!”
  曹阿福的老鼠眼滴溜溜地一转,又将那一沓礼单收回了袖子里。
  “那国公爷,使团里塞进来的那些来路不明的谍子?”
  是个人都能看出来,有些使团里的人员,根本就不像是正经的文书或者护卫,反而一个个都特意选的身材矮小不说,打扮也是五花八门,三教九流都有,其中还有操着朝鲜话的。
  李景隆有气无力地说道:“你别管,不管咱们的事.他们有自己的任务,就是披个使团的皮。”
  曹阿福点了点头,看自家主人昏睡了过去,便悄无声息地脚下抹油,后退离开了舱室。
  日本的海岸线,不多时便已遥遥在望了。
  吸取经验教训,这次写一段反套路支线剧情,不会冗长,保证叙事顺畅的同时兼具趣味性。
  第138章 道衍锅从天上来
  平户地区的守护大名松浦氏,对曹国公率领的大明使团表现出了极为友好的态度。
  如果不考虑平户港口那些满载而归的海盗船的话。
  李景隆的日本之旅,截止到目前都很顺利。
  不管是松浦氏还是大内氏,亦或是大友氏、河野氏,这些猬集在日本西部的非室町幕府嫡系的守护大名,都是恭恭敬敬地把大明使团礼送出境。
  而松浦氏也早就派遣使者,把大明高规格使团不告而至的消息,快马告知了位于京都的后小松天皇、位于京都室町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持,以及日本的真正统治者,位于京都万年山相国寺的足利义满。
  嗯,现在足利义满一般要求别人称呼他的法号“天山道义”。
  相国寺,鹿苑院。
  漫山遍野的彼岸花形成了唯美的花海,曼珠沙华映成一片触目惊心的赤红,颇为妖冶动人。
  此时已是初秋季节,可这里却仍旧群花争艳、香气袭人。
  “阿弥陀佛。”
  “主持。”
  身着土黄色袈裟、佝偻着身子的足利义满,与一位俊逸非凡的中年僧人并肩而行。
  足利义满脚步沉稳,神情淡然。
  他停住脚步:“主持,我想问你件事?”
  中年僧人也随之停了下来,回头看着他,目光清澈明净。
  这位中年僧人正是法号“古剑妙快”的京都相国寺主持,虽然看起来年纪并不算老,但实际上已经五十多岁了,加之去大明的名山大寺游历参禅过,如今已经是日本佛学最精湛者。
  在鎌仓幕府时期,从中国传入的禅宗,由于其倡导之精神、追求的情趣以及其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,受到了上至幕府将军、下至下层武士的热烈追捧,影响很快波及普通民众。
  而日本在室町幕府时期,由于长期的南北朝对峙,导致社会动乱之故,佛教亦由鼎盛而至衰微。
  净土宗、日莲宗等宗派,皆在创始人圆寂后,因思维正统之争,而逐渐分裂成许多派别,但仍受到许多农民信众的护持。
  这时期最被推崇的是确立“五山文学”地位的梦窗国师与大灯国师。
  嗯,梦窗国师便是这位古剑妙快的师父。
  梦窗疏石作为日本临济宗高僧一生不求名利,不进权门,精研佛法,大扬禅风,曾被日本天皇敕赐七大国师尊号,称“七朝帝师”,而古剑妙快就是他的得意门生。
  “阁下想问的,是明国使团的事情吗?”古剑妙快问道。
  已经衰老的不成样子的足利义满咳嗽着点了点头。
  这位亲手结束了日本南北朝时代的老人,眼神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忧虑。
  足利义满抿唇思索半晌后方才开口问道:“你曾经游历过明国很多年,在日本,你是最了解明国的人伱觉得明国的使团,突然来访是什么目的呢?松浦氏的信使并没有打探出什么来,明国的使团口风很紧。”
  古剑妙快沉思了片刻,说道:“阁下所担心的事情,应该发生了。”
  “明国的新皇帝,是一个暴虐嗜杀的藩王,他依靠着武力,弒君夺取了皇位。这种人,就像是元寇那些最初在大汗争夺战里的胜出者一样,内心充满了野望。”
  “在明国内部,他已经没有了敌手,所以,他很有可能将目光投向了我们日本,一如元寇那般。”
  “我在游历明国的时候,曾经结识了明国的一位名为‘道衍’的高僧,他就是那位藩王的谋士.像我为您扮演的角色一样。这个人同样心肠歹毒狠辣,极有可能是他建议明国的新皇帝,向我们日本扩张。”
  道衍人在寺中坐,锅从天上来。
  听完了古剑妙快的话,足利义满脸色有些难看。
  “难道.难道明国真的想要灭亡我们日本?”
  “阁下,这只是我的猜测。”古剑妙慢条斯理地说道,“跟明国相比,我们日本只是一个弹丸之地,而明国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都要远超我们,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国家。”
  “但这个国家跟元寇还不太一样,作为汉人驱逐元寇建立的国家,在对待外部的事务上,最为讲究儒家的华夷之辩,一般来讲,在明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无故对周围的‘四夷’用兵,都是在违反天道规则,是违逆天命的不好行为。”
  “不过这不妨碍按最坏的情况考虑。”古剑妙快反问道:“阁下认为,假如明国像元寇一样与我们日本开展,他们会向哪儿用兵呢?”
  足利义满眯起眼睛,缓缓说道:“当然是西南沿海地区。”
  “如果明国向我们腹地用兵,我们该怎么办?”古剑妙快接着问道。
  足利义满佝偻着身子,慢吞吞地说道。
  “那就让他们来吧。”
  他顿了顿,复又说道:“但不论如何,都要先探明这支明国使团的来意。”
  “阁下,您感到恐惧吗?”
  足利义满露出了袈裟下满是老人斑的干枯手掌,明明刚才还在习惯性地颤抖不休,此时却稳稳地静止了下来。
  足利义满蹲下身子,拾起一朵曼珠沙华。
  “我们日本有着上千万人的口,还有数十位守护大名,上百座城池,每座城池都有守备军队驻扎,每座村庄也都有可供征召的部队。”
  “再加上我们坚固的城墙,以及我们的刀枪箭矢和战马铠甲。”
  “在这样的情况下,区区一支明国使团又能做什么?我怎么会感到恐惧呢?我所顾虑的,不过是明国的新皇帝罢了。”
  足利义满言辞凿凿,语气铿锵有力。
  古剑妙快说道:“我们唯一知道的消息,就是这支明国使团的规格很高,是明国有着一人之下的地位的曹国公所率领的。”
  “曹国公?”
  足利义满微微蹙眉。
  古剑妙快解释道:“是的,这是明国排名第三的开国公爵传承下来的高门,这一代的曹国公,在我们前年派出使团出使明国时,曾经是建文皇帝的‘大将军’,这是华夏历史上武将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.而当时,建文皇帝亲自推着这位曹国公战车的车轮送他出征,这也是华夏传承下来的某种至高仪式。”
  足利义满有些费解地咨询道:“既然这位曹国公是建文皇帝任命的大将军,为什么如今会代表新皇帝出使?”
  “我曾经听‘道衍’说过只言片语,可以当做一种传闻。”
  “新皇帝在当藩王时,曾经追随明国的几位大将军向北驱逐元寇,在明国的军界有着崇高的威望与深厚的人脉关系。”
  “而前几年出使明国的僧人也告诉我,建文皇帝完全没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,相反,他过度宠幸文臣,改变了明国开国皇帝重用勋臣的策略,招致了以曹国公为首的明国开国勋臣集团的反感。”
  “所以我推测,这位曹国公与明国的开国勋臣集团,在战场上面对新皇帝时,并没有足够的决心和意志进行战斗。”
  “新皇帝为此获得了这场内战的胜利,最终完成弒君登基后,他重重地赏赐了曹国公,给予他百官之首的名位,并派他荣耀地出使我们日本。”
  足利义满闻言,原本黯淡的眸子重新焕发光彩。
  他深吸了一口气,郑重道:“还好有住持这个明国通,多谢住持指点,我想我已经明白该如何对待这位曹国公了。”
  “阁下的意思是?”古剑妙快问道。
  足利义满反而陷入了短暂地思索,他已经是将死之人了,虽然在外表和气质上,早已不复昔日雄才伟略的样子,但这位日本的一代枭雄,依然有着自己独到的决断。
  “我认为,还是需要静观其变,曹国公作为明国的正使,既然敢冒险前来,定然是有所依仗,不然绝对不会这么莽撞。”
  “若是我所料不错,明国定然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,否则怎么会派如此尊贵的人前来送死呢?”
  古剑妙快面色肃然:“阁下的意思是?”
  “明国人既然在华夏传统上,不主张主动对周围的国家用兵,那么他们一定在寻找让他们‘师出有名’的借口!”
  “明国或许在等待我们主动对使团不利或不敬,从而落下口实,作为征伐我们的理由!”
  “所以,我们必须小心恭敬地对待曹国公的使团,绝对不能给予明国人把柄!”
  古剑妙快闻言,也是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  这一定是明国人的阴谋!
  我们绝对不能上当!
  自觉想清楚了这一切,足利义满说道。
  “请主持先前往寺内休息,我还想欣赏一会儿花海,待日落之后,再来拜会住持。”
  古剑妙快颔首,转身离去。
  足利义满站在原地,静静凝视着他的背影,直到他完全消失在视线中,才慢慢地叹了口气。
  lt;div 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
  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