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下 第312节
作者:
石头与水 更新:2023-01-12 23:58 字数:3875
待大家嘲笑完,秦太师已经安排好这一场舆论战。
先是孙国公上书,孙国公认为,渤海国地处极北,欠缺教化,故而总是发动军事武力,若能有贵女下嫁渤海国,教其教化道理,对两国邦交好处极大。
孙国公在朝一向比透明人还透明,尤其近年郑太后颁行《新贞烈传》,民风渐开,独孙家还恪守《旧贞烈传》的教育方式,现在峥嵘向上的人家都不大与孙家来往。
不过,也有许多旧式不得志家族很推崇孙家的旧规旧法,认为民风过于激进,于当朝并非益事。
孙国公这一上书,颇受嘲讽。
史太傅都觉着孙国公是不是疯了!
没想到的是,孙国公的上书带动了许多思想古旧的老臣,他们纷纷上书,认为朝廷应该郑重考虑与渤海国联姻之事。
渤海国宗室女嫁入皇室就算了,他们不乐意见到渤海野人血缘玷污皇室血脉。不过,公主下嫁的确有益我朝。
方尚书大怒,“我朝并未战败,焉何下嫁公主!”
郢王耐心解释,“下嫁公主并非屈辱之事,古时周天子也常以王姬下嫁诸侯,诸侯之女也常嫁入周王室,联姻自古便是友好邦交的证明。”
郢王思考过后,也认同公主下嫁渤海国有益两国邦交。
郢王还认为渤海王一介女流,血脉不正,将来渤海王位还是要交还到王子晨的后人手里。若公主能与王子晨结为夫妇,介时有朝廷支持,就是让公主掌握渤海国,也并非不可能之事。
再加上荣烺对他这位王叔祖从不恭敬,屡有冒犯奚落,在朝也日益霸道,久而久之,未尝不会成为另一个女主干政。
这样的女子,倒不若外嫁,祸害别国也好。
于是,两相权衡,郢王竟非常赞成公主下嫁之事。
郢王还私下求见荣晟帝,说了自己的私心,“公主的确于朝廷有功,可公主行事太过霸道也是事实。公主甚至不欲收敛所行所为,结交重臣,笼络大将。臣说句诛心之言,陛下心软不忍加以限制,可再这样下去,公主权限过大,凌驾皇权,也会成为现实。
陛下,让公主去渤海国吧。凭公主的才干,必能为我朝搏取到更多利益。
老臣实在不想再见到另一位女主把持朝政了。我们明明满朝的忠臣才士,为什么一定要听女人的!”
“王叔想多了。公主对朕向来孝顺,对太子也恭敬有礼,并无不敬之处。”荣晟帝道,“朕只这一个女儿,如何舍得公主远嫁!”
荣绵初始也当个乐子来听,可渐渐的,他发现,这好像不是乐子。
因为继郢王上书支持公主下嫁渤海国后,郢世子也同样上呈支持公主下嫁的奏章。
此事一出,大家发现,郢王府是来真的。
正当此时,郑氏也上书朝廷,请朝廷允她与郢世子和离,她鄙其为人,断难再与之继续做夫妻。
她希望和离后,朝廷能送郢世子去服侍渤海女王,为正为侧,都是为朝廷尽忠。想来依王府忠心,郢世子是极愿意的。
郢世子被郑氏背刺,当下在朝丢个大丑,就要去找郑氏讲理。郑氏不会跟人拌嘴,把事儿委托兄嫂处理。郑家可不是跟郢王府玩笑,郑国公代妹和离,郑夫人直接到郢公府,把郑氏的陪嫁都拉走了。
荣玥倒是想跟父亲沟通一二,郢世子哪儿肯听她说话。荣玥把叔婶组织起来了,郢王府二爷也不想跟父兄对着干哪,荣玥说,“当初三妹跟陈侯说亲,陈侯的爵位当年殿下是说过话的。”
二婶是个明白人,为人义气,说丈夫,“旁的小事听父兄的还罢了,大事大非得明白。我也得上书,不然叫人说,姓孙的都糊涂蛋。”
于是二叔二婶上书表示,我们坚决反对公主下嫁野人,为啥让公主下嫁啊,完全没道理!
杨华也觉着大舅跟外公莫不是疯了,这都上的什么书,发的什么颠!
杨华忙跟母亲说,“你看二舅二舅妈多明白,娘你也抓紧点表个态,别叫大舅外公连累了!不知道的还得误会咱们也想公主下嫁那野人国呢。”
云安郡主也是愁的不轻,父亲跟亲大哥支持公主下嫁,大嫂跟大哥闹和离,二哥二嫂意见相佐,闹得她最好也站个队!
一时间,勋贵豪门以及以大长公主、长公主为首的宗室,纷纷联名,反对公主下嫁。
姜洋说,“这声势有些大了,千万别物极必反。”
郑锦看着儿子在床上摇摇摆摆的学走路,“按理,渤海国求亲这样的事陛下听都不当听,立刻就该驳了事。可陛下一直态度模糊,若我们不联名上书,万一叫那起小人起哄做成了,可怎么办呢?”
“你不如进宫跟公主说一声,看公主做何想。”
“公主能说什么?说不下嫁,就得被人说不愿为国尽忠。说下嫁,岂不正趁了小人的心。”
元宵还走不结实,一下子就摔倒了。郑锦伸手把儿子捞怀里,元宵乐的直叫唤,脑袋扎母亲的胸前一拱一拱的。郑锦把他递给奶娘下去喂奶,“太子难道不表个态么?”
“太子原就不赞同。”
“光咱们知道太子不赞同有什么用。正经当朝驳斥这些叫嚣着让公主下嫁的臣子,这才是太子的表态。”
姜洋不想此事闹大,他点头,“明天我就同太子讲。”
姜洋是好意,他是荣绵的妻兄,自幼给荣绵做伴读,二人一道长大。在姜洋看来,这样的闹剧,直接平息了事。
第二日,姜洋私下与荣绵提起,荣绵道,“我跟父皇说一声,别让底下乱闹了。也早些打发渤海野人回去。”
当荣绵面谏父皇时,荣晟帝的态度则有些暧昧,“这事不急,再看看。”
原本姜洋认为一句话可平息的事,荣晟帝与东宫都没有动静。姜洋就有些摸不准了,姜洋立刻与祖父商议,难道陛下还真要下嫁公主不成?
听长孙说到东宫的态度,一向闲雅的姜驸马有些坐不住,“可别犯傻。”
他亲自进宫求见荣晟帝,哪怕联姻的好处再多,朝廷也不能失去公主。荣晟帝始终是那句,“阿烺是朕爱女,朕焉能令她远嫁?”
这样的话,打发旁人还罢了,是不足以说服姜驸马的。
望着荣晟帝虚伪的嘴脸,姜驸马第一次认识到,陛下愚蠢还在他的想像之上。姜驸马生情温和,他不是那种能对君王直言相斥的人。
姜驸马说了此生最重的一句话,“公主是我朝的麒麟,如果有人要将麒麟外嫁,那就等于放弃天赐的祥瑞。”
说完,姜驸马行礼后就退下了。
回府的路上,天际刮来密密渣渣的小雪,帝都的风雪远没有嘉平关的大,但总给人以彻骨的感觉。
铅灰色的天空沉沉的压下来,姜驸马骑马穿过街市,朔风从他的耳际呼啸而过,奔向更加寂静森冷的皇城。在那重重的宫墙之内,比陛下这个蠢货英明百倍的公主殿下在想什么呢?
他都能想到的事,难道公主会想不到?
围绕在公主身边的勋贵豪门、士绅公卿、大将重臣,这些人在想什么呢?
姜驸马回到家中,并未直接去大长公主那里,他在书房静坐了半个时辰,方到正殿与妻子商议接下来的事。
如何保住家族与太子妃的性命!
大长公主相信丈夫的判断,她气恼无比,“陛下这不是犯傻么!”
“陛下忌惮一切权势能力远胜他的人。”
“太子呢?”
“太子尚不及陛下。”姜驸马对东宫的评价更低。
大长公主拧眉,“阿烺也一直没表态。阿烺是什么意思呢?”
卫城之战后,荣烺已经拿到一部分权力。如果荣晟帝要用远嫁的方式将荣烺清理出朝廷,荣烺是什么态度呢?
不,荣烺一旦离开帝都,那些依附于她的臣子们要怎么办?
何况,荣烺已经有了根基,她为什么要离开富庶繁华的朝廷,去千里之外鸟不拉屎的渤海国重新经营?
荣烺没有理由走!
可看荣晟帝的意思,是不打算再留荣烺在朝的。
更要命的是,身为太子妃的孙女要怎么办?
大长公主简直给荣晟帝气死了,为什么要有这种昏头的念头!要不是阿烺,卫城之战能有那么顺利么?现在朝廷用的银子都是阿烺帮朝廷借的!
荣晟帝这是怎么回事,老娘老娘处不来,闺女闺女处不来,他到底跟谁有处得来啊!
跟太子处得来,太子有用么?
昏头胀脑一个!
早在东宫迎徐良娣入宫时,大长公主就觉着太子脑袋有问题了!
大长公主低骂,“当初看着挺正常,越来越傻!把能干的挤出去,留下俩笨蛋,还不得叫大臣当傻子耍!”
荣烺掌权,起码荣烺是公主。皇室强势,大臣就闹不起来。再说,荣烺总是自己人,血亲,天生就带着情分。
要换了权臣,你们父子还想高枕无忧荣享宝贵?这不是做梦么?
大长公主自认本事有限,姜家也没执政的能力,所以,她赞同荣烺涉政,总比皇权旁落他人之手好。
没想到荣晟帝本领不大,贼心烂肠的坏心眼不少。
大长公主揉揉眉心,真心实意的说,“让天上打个雷,霹死这俩笨蛋吧!”
皇室的沉默让这件事渐渐变了味道。
第385章 完结章
殿下
正文之完结章
皇室的沉默会让臣子生出无限遐思。
活络如李尚书就私下嘀咕过,“陛下不会真想公主远嫁吧?”
内阁中除了秦太师尚无人做此想,但帝都有无数失意的官员,荣烺更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。她行事向来率直,在她手上吃亏的人有的是。还有当年被郑太后打压过的,这些人依旧活着。荣晟帝执政后,这些人终于等到翻身的机会。
这些人官职不高,很难在御前发表议论,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私下聚集,讨论公主下嫁的种种好处。
史太傅有些坐不住,跟方尚书商量,“这事还是表个态,别让渤海使臣觉着好像有门儿似的。”
方御史也是一片忠心,极赞同史太傅的建议,“正是。鸿胪寺虽不归咱们管,这几天我也正想这事。公主身份尊贵,哪怕朝廷跟渤海国联姻,下嫁个宗室女就罢了,哪儿还能真下嫁公主。”
俩人皆忠耿之臣,商议妥当后又叫了吏部徐尚书、刑部李尚书、户部钟尚书,以及御史台程御史,共同联名,请陛下回绝渤海使臣的妄想。
史太傅原还叫了礼部齐尚书,齐康大摇大摆,“我赞同公主下嫁。”
史太傅骂他,“你也做过公主的先生,你还有没有良心!”
“我有无良心就不用你老操心了。”齐康道,“你去问一问秦太师,我看秦太师也赞同我的意见。”
“我不问秦相,我就先问你!”
“随你问,反正我赞同!”
史太傅私下劝了秦太师一回,但就像他劝齐康一样,也没劝动秦太师。秦太师认为,公主下嫁,有益朝廷,有益两国邦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