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0节
作者:
东一方 更新:2022-08-26 00:01 字数:4388
“我也是,我没有谋害大总统。”
“求张市长给一条生路,我活了六十多岁,一直被人尊为德高望重的人。若是现在被杀,必定名望扫地,会遗臭万年,求张市长给一条活路。”
一个个官员,站出来求饶。
他们脱下了身上的官服,连连叩头。
翁同龢见到这一幕,受到了极大的触动,但依旧是稳坐着没有动摇。张之平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市长,做不了主,找张之平没有用。
一干人求饶,张之平无动于衷,等着李振返回。
时间流逝,李振带人返回已经是中午。李振在黄强和刘锦棠的保护下迈步进入大厅中,翁同龢噌的站起身,扑通跪在地上,然后抱住李振的大腿,大声道:“大总统,翁同龢犯下大罪,自知该死,但翁同龢还有一颗为民造福的心,还有一身才华,求大总统给予一条生路。”
他跪在李振身旁,连连求饶。
这一幕,让叶名琛更是失落,拍马屁最勤快的人也倒向李振。
“滚开吧!哼!”
黄强见到翁同龢无耻的一面,心中杀意腾腾,直接一脚踹出,把翁同龢踹翻在地上,以免翁同龢阻挠了李振走路。李振扫了眼翁同龢,来到大厅正上方坐下,目光扫过大厅中的人,笑眯眯的说道:“张市长,这么多人跪下来求饶,看来我错过了好戏啊!”
张之平摇头道:“大总统来得正好,正合适!”
ps:第一更;
第1221章 翁同龢的价值
李振坐下后,一一打量大厅中穿着满清官服的人,笑吟吟的说道:“今天是什么日子啊?竟然都穿着满清的朝服。难道今天是前朝皇帝的祭日,穿上满清的朝服要祭拜黄帝么?”
张之平嘴角上扬,打趣道:“依我看,他们穿着朝服是准备去陪前朝皇帝的。”
此话说出来,无数道火辣辣的目光落在张之平身上。
目光灼灼,恨不得吞了张之平。
翁同龢以头磕地,双手也趴在地上,大声说道:“李-总统,这一切都是叶名琛谋划的。他威逼利诱,才导致我们谋害大总统。叶名琛才是这次的主谋,求大总统饶命。”先前,翁同龢自恃自身的才华,又想着他的父亲翁心存有一定的影响力,希望李振饶他一次。
黄强一脚踹出,击碎了翁同龢的骄傲。
现在,翁同龢只求保命,其余的都不再奢求,能保命就好。
叶名琛眼眸森冷,心说你翁同龢想撇清自己,老夫偏偏不让你如愿。叶名琛神色平静,淡淡的说道:“李-总统,翁同龢随我来市长官邸之前,一直鼓吹要杀了你斩草除根。现在,他见机不对就转变风向,是典型的墙头草。他今日可以背叛我,明日若是遇到利诱就可以背叛你。”
一句话,翁同龢心中尴尬且愤怒。
这个老东西,坏他性命啊!
翁同龢恨得咬牙切齿,继续说道:“叶名琛一直和北京的两宫太后保持联系,是这次叛乱的主要力量。叶名琛负责的是说服南京市长张之平支持皇帝,以及将要和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各省省长接洽,让这些封疆大吏也支持皇帝。我知道叶名琛的所有事情,也知道许多已经倒向两宫太后的人。只要大总统饶我一命,我把所有的人都说出来。”
“大总统,我愿意戴罪立功。”
“李-总统,这次是我迷了心窍,下次再也不敢了,请李-总统网卡一面。我也愿意指认和两宫太后有关系的官员,只求李-总统饶我一条狗命。”
“李-总统,我不想死啊!求您当我是一只蝼蚁,放过我吧。”
大厅中声音嘈杂,一个个都开口求饶。
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,每个人恨不得保住性命。
张之平哼了声,神情冷肃的说道:“大总统,别被这些老家伙骗了。您还没来的时候,他们跟着叶名琛一起进入市长官邸,趾高气昂,摆出一副怜悯样子,没把谁放在眼中。现在发现小命不保,一个个又跪下来求饶。跪下的老家伙是和翁同龢一样,都是墙头草。”
“刷!刷!刷!!”
十来个人,全都变色。
李振思考一番,问道:“谁负责和北京的人联络的?”
“我!”
翁同龢主动站出来,脸上浮现出希冀之色。毫无疑问,对李振有用才有活下来的希望,而他恰巧是这个有用的人。
叶名琛怒吼道:“翁同龢,你这个无耻小人,气节何在?良心何在?”
翁同龢冷哼一声,不搭理叶名琛。
李振微微一笑,又问道:“怎么和北京联系?”
翁同龢回答道:“以电报联系,有专门的电报联络方式。”
李振皱眉道:“如何得到电报机的?”
翁同龢又回答道:“电报机是从法国商人手中购买到的,电报机的安装等等都是法国商人完成的。每一次发报,我们只需要让电报员传递消息就行,甚至电报员都是法国的人。”
“翁同龢,老夫和你拼了!”
叶名琛吼叫着,挥舞拳头直奔翁同龢而去。
他的眼中,怒气涌动。
没想到他倚仗为心腹的人,竟然把消息全部供出来。
翁同龢赶忙闪开,避开叶名琛的拳头,冷笑着道:“大总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,重建中国,拯救黎民百姓。大总统才是众望所归的人,你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。至于两宫的太后以及小皇帝,什么都不懂,出来也是祸国殃民。叶名琛啊叶名琛,我还不知道你么?支持皇帝无非是为了得到权势。”
他只有三十多岁,轻易避开了叶名琛的追击。
厅中,出现很怪异的一幕。
一个皓首老者紧追着一个正当年的中年人不放,而这个老者气喘吁吁,已经是气得脸红脖子子粗,可一直没能追到中年人。
“嗬嗬!!!”
叶名琛停下来,喉咙中连连发声。
“好,好!……”
叶名琛连说了两个好,停下来不再追赶。
哀莫大于心死,莫如是!
李振目光看向张之平,说道:“除翁同龢之外,包括叶名琛都交给你处理。狠狠的审问,查出所有和帝党有瓜葛的人,一个都不能放过。”
“是!”
张之平点头,大厅中的人心中一片冰凉。
张之平让人把叶名琛等人带下去,他也亲自去审问。大厅中,只剩下翁同龢一个参与谋逆的人。
李振又问道:“翁同龢,南京的消息是否传回北京?”
翁同龢如实的回答道:“已经传回!”
李振淡淡的说道:“你再传一则消息回去,就说南京市长张之平已经被叶名琛说服,愿意举旗支持皇帝。同时,江苏省省长、安徽省省长以及浙江省省长等正在由叶名琛接洽,会在最近得到答案,预期可能会说服各省省长。”顿了顿,李振笑眯眯的说道:“若是把帝党在北京的人都引出来,我可以考虑饶你一命。”
“是!”
翁同龢心中狂喜,道:“大总统还有什么吩咐?”
李振摆手道:“去吧,自己去传信。”
翁同龢愣了一下,见周围没有人动,说道:“大总统不派人和我一起么?”
李振冷笑,说道: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,你若是从南京逃走,我就拿翁家开刀。到时候,翁家老小都因你而死。当然,如果你能够狠下心置妻儿父母兄弟不管,尽管逃走。”
翁同龢脸色苍白,没有半分血色。
他恭敬的退下,再不敢生出半分逃走的念头。虽说翁同龢性情狭窄,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,而且翁同龢也是一个没有气节的墙头草,但人总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,翁同龢是实实在在的孝子,对兄长也尊敬有加。李振的一番话掐住了翁同龢的脖子,让翁同龢不敢逃走。
黄强说道:“大总统,真要饶了翁同龢么?”
李振轻叹一声,说道:“换做是早几年,我肯定一刀杀了翁同龢。但现在么?呵呵,翁同龢虽然人不行,却有学识,一手字也是卓尔不群,堪称当时书法家之典范。这样的人做官不行,死了后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,让他一辈子不做官,专心做学问吧。”
黄强似懂非懂,不明白李振为什么妥协。
事实上,无非是两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,结果就不同。
ps:第二更;
第1222章 北京风云
总统府,大厅。
总理曾国藩、副总理石达开,最高法院的院长赵烈文,以及驻守北京的军长黄士海,留守北京的四大巨头聚集在一起。除此外,还有负责看管两宫太后和皇帝的韩来玉。
五个人,神情略显严肃。
曾国藩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大总统已经传回消息,意图在南京谋反的叶名琛已经控制住。除此外,大总统乘坐火车被炸死的假象也已经完成,甚至大总统还让南京方面联系慈禧的人传回假消息,告知慈禧说已经拿下南京市的市长张之平,其余周边各省也还在积极接洽。有了大总统制造的假象,慈禧绝对不甘寂寞,会发起最后的行动。”
说到此处,曾国藩眼中兴奋之色溢于言表,朗声说道:“慈禧到了最后一搏的时候,我们全面布局也得铺开,是该我们再推波助澜一把的时候,要把所有敌人一网打尽。”
韩来玉说道:“请曾总理下令,韩来玉立即执行。”
这位大太监的心中,有些不是滋味儿。
慈禧那个蠢女人!
都是慈禧那个蠢女人造成的,是她不甘寂寞谋划对付李振,然后陷入了李振设下的圈套。韩来玉不关心慈禧和慈安的生死,这两人和他没什么关系。韩来玉关心的是小皇帝的安危,韩来玉不求小皇帝能做什么事情,只求小皇帝延续咸丰的血脉就行。现在发生了这一档子事,韩来玉担心小皇帝的性命。
同时,韩来玉不能替小皇帝求情。
他得考虑自己的处境,不能让自己被动。
曾国藩严肃的说道:“韩先生的任务是把消息透露给慈禧身边的宫女,让慈禧更加确认消息的可靠,加快慈禧行动的时间。”
韩来玉想了想,回答道:“总理,透露消息给宫女容易。但存在一个问题,慈禧身边的宫女是怎么知道消息的?好歹,得有一个消息的来源啊,若是凭空的让宫女知道,很可能让慈禧起疑心,怀疑是我故意这么做的。尤其宫女很少有时间接触外面的消息,而能接触的人又是极少数的一部分,所以消息必须要有一个确切的来源。譬如说,大总统乘坐火车被炸的消息传得满天飞,百姓都知道了消息,宫女才无意中听到,这才能让慈禧相信。”
曾国藩从容一笑,说道:“韩先生言之有理,请韩先生放心,这件事由副总理负责,把大总统乘坐的火车被炸的事情传出去,让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知道大总统乘坐的火车被炸的消息。”
韩来玉接着又说道:“如此一来,北京必定动荡。”
曾国藩说道:“韩先生多虑了,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,翻不起浪花的。”
韩来玉不再插嘴,立即起身告辞。等韩来玉离开了总统府后,石达开说道:“韩先生不断的找理由推搪,看来不想这件事扩大啊。”
曾国藩了解韩来玉,说道:“韩先生担心小皇帝被波及,以至于咸丰没了血脉。”
石达开话锋一转,说道:“我去让人传递消息,扩大这件事的影响。”
曾国藩点头,目光又看向黄士海,说道:“黄军长,军队如何?”
黄士海朗声说道:“总理放心,一切都准备就绪,只要一声令下,军队就可以杀出去。并且,军队滋生出来的一些蛀虫,都已经在我的掌控中,不会出现意外。”黄士海的眼中有着浓浓自信,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北京的局势在控制中,也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军队不乱。
曾国藩继续说道:“赵院长,抓捕帝党官员的事情,由你负责。”